大豆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发布时间:2008-10-27
大豆既是油料作物,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另外大豆所含维生素B1、B2、乳糖、纤维素、膳食纤维等对人体健康都十分重要。种植大豆如何施肥才能获得高产呢?
大豆需肥规律
大豆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pH为6.5~7.5,非盐碱,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均能促进大豆高产。
大豆需肥较多,每生产100公斤大豆需氮8.30公斤、磷1.64公斤、钾3.72公斤。大豆所需氮素很多,其一来自土壤和肥料中所含的氮素,其二来自根瘤菌的共生固氮,后者大约能满足高产大豆所需氮素的1/2~2/3。施用氮肥过多时,根瘤数减少,固氮能力降低,会增加大豆生产成本。一般认为,在特别缺氮的地方,早期施氮可促进幼苗迅速生长。大豆幼苗期是需氮关建时期,播种时施用少量的氮肥能促进幼苗的生长。磷有促进根瘤发育的作用,能达到“以磷增氮”效果。在生育初期磷主要促进根系生长,在开花前磷促进茎叶分枝等营养体的生长。开花时磷充足供应,可缩短生殖器官的形成过程;磷不足,落花落荚显著增加。钾能促进大豆幼苗生长,使茎秆坚强不倒伏。
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不仅供给大豆生长所必须的钙营养元素,而且可以校正土壤酸性,使土壤环境有利于根瘤菌的活动,并增加土壤中其他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如钼。另外,钙对大豆根瘤形成初期非常重要,土壤中钙增加,能使大豆根瘤数增多,可满足大豆对钙和镁的需要,还能提高铁等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大豆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有铁、铜、锰、锌、硼和钼。在偏酸性的土壤上,除钼以外,这些元素都容易从土壤中吸收,不会缺乏。有时土壤缺乏钼时,也会成为产量限制因素。但钼可在土壤中积累,当土壤中钼含量过多时,对大豆生长也有毒害作用。
大豆缺素症表现
大豆缺氮先是真叶发黄,可从下向上黄化,在复叶上沿叶脉有平行的连续或不连续铁色斑块,褪绿从叶尖向基部扩展,以至全叶呈浅黄色,叶脉也失绿;叶小而薄,易脱落,茎细长。缺磷根瘤少,茎细长,植株下部叶色深绿,叶厚,凹凸不平,狭长;缺磷严重时,叶脉黄褐色,后全叶呈黄色。缺钾叶片黄化,症状从下位叶向上位叶发展;叶缘开始产生失绿斑点,扩大成块,斑块相连,向叶中心蔓延,最后仅叶脉周围呈绿色。黄化叶难以恢复,叶薄,易脱落。
缺钙叶黄化并有棕色小点,先从叶中部和叶尖开始,叶缘叶脉仍为绿色;叶缘下垂、扭曲,叶小、狭长,叶端呈尖钓状。缺钼上位叶色浅,主、支脉色更浅;支脉间出现连片的黄斑,叶尖易失绿,后黄斑颜色加深至浅棕色;有的叶片凹凸不平且扭曲,有的主叶脉中央出现白色线状。
大豆对缺铁也比较敏感,症状从上部的幼叶开始,表现为脉间失绿呈黄色,并有轻度卷曲。严重时新叶和幼茎黄白化,甚至呈漂白色,叶缘出现褐色坏死斑块,少见坏死褐斑、叶片破裂及穿孔等症状。
在微肥的施用上,最好还是在播种时以种衣剂的施用较好,比较经济。如果在苗期发现缺微量元素时,则应采用叶面喷施(根外追肥)。
大豆科学施肥
大豆施肥采用有机-无机肥料相配合,以磷、氮、钾、钙和钼营养元素为主,以基肥为基础,基肥需要有机肥与氮磷钾复合肥相结合。追肥要看苗情决定用量。一般大豆施肥量为氮3~4公斤/亩,磷6~8公斤/亩,钾3~8公斤/亩,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中纯有效养分含量之和,其中氮包括底肥和追肥中氮用量之和。
(来源:农资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