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的特性及防治
发布时间:2008-08-13
棉铃虫在河北省每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蛹在5月初羽化,第一代幼虫主要为害小麦及早春作物。6月份棉花现蕾盛期,2代成虫盛发,卵主要产在棉株嫩头嫩叶正面。3代成虫在7月份中下旬盛发,世代重叠明显,往往有2~3个峰,卵多产在顶心、边心的嫩叶和嫩蕾苞叶上,生长旺盛、蕾花多的棉田受害最重,4代成虫8月中、下旬盛发,受害最重。3、4代幼虫为害造成明显的损失,是防治的重点。
(1) 农业防治技术: ①选择抗虫的棉花品种。②棉花收获后早拔除棉秆,抓紧深耕、冬灌,可消灭棉铃虫大量的越冬蛹。③田间结合整枝及时打顶、摘去边心和无效花蕾,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④7、8月份结合根外追肥,在棉株上喷1%~2%过磷酸钙浸出液,可减少着卵量。⑤在棉田每亩套种玉米300~500株,诱集棉铃虫产卵,并在玉米上采取措施消灭。
(2) 生物防治技术: ①棉铃虫发生季节 在各代盛蛾期可进行灯光或杨树枝把(新鲜杨树枝条扎成,长15—20厘米的枝把)诱蛾;② 在成虫产卵始、盛期连续释放人工饲养的赤眼蜂2~3次,卵寄生率可达70%以上;③保护棉田的捕食性天敌。
(3) 化学药剂防治:
① 掌握最佳用药时机 棉铃虫幼虫一般在孵化后第二天就为害生长点,第四天转移到幼蕾蛀孔为害,可用药控制的时期很短;而且幼虫在孵化后4天内对农药最为敏感,随着龄期的增大,抗药耐药性大幅度增强,故掌握用药时机至关重要。对一代棉铃虫,如果卵量大、来势猛,要在卵始盛期开始用药;一般情况下对二代棉铃虫,当棉田百株累计卵量达100粒时可用药防治。对三、四代棉铃虫,当棉田百株累计落卵量达25粒或幼虫5头时可用药防治。
② 正确的施药部位 二代棉铃虫的卵多产在棉株顶部的嫩叶上,喷药时应以保护棉株顶尖为重点,集中喷在顶部叶片上。第三、四代棉铃虫的卵多产在边心上,应重点施药在群尖上,以保护幼蕾不受害为主。
③ 合理的施药方法 要注意交替和轮换用药,提倡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混用。可选用: 40%辛硫磷乳油或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雾;2.5%溴氰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20%灭多威乳油1000倍液喷雾;5%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喷雾;使用BT系列的生物农药防治初孵幼虫10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