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一号文件锁定三农新定位 明确强富美三大方向
发布时间:2015-02-02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现在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昨日,今年的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如约而至,为我国今后的农业工作指定了“强”、“富”、“美”三大方向,从食品安全、农产品价格以及农村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等角度为新阶段的农业制度改革定调。
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一号文件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坦言,经过多年不惜代价的增长,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处于过剩状态,但是这种农业发展方式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在增产的背后土地污染、地下水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号文件明确,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落实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费用补助政策。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商务部特聘专家、农业部农产品市场流通专家洪涛认为,农业单纯产量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将逐渐转向质量和效益,而质量主要就体现在食品安全上。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肉类、花生、蔬菜、水果等产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可追溯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监测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食品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食品安全将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未来绿色、无公害、有机、地理标志产品将是农产品发展的主要方向。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农民增收是每年关注的重点,今年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总结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完善补贴方式,降低操作成本,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户。
据了解,我国从2004年开始实施最低价格收购和临时收储制度,其目的是由国家指定企业进行低价收购,维护市场价格。但近年来由于该政策使得包括大豆、棉花、白糖在内的不少农产品国内外价差日益增大。以棉花为例,此前棉花国际市场价1.4万元/吨左右,国内目标价格为1.98万元/吨,差价达到5800元/吨。
洪涛指出,大量的补贴、收储已经不适应农业发展,既不反映市场的供需规律,也给农村可持续增收带来挑战。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虽然短期内可能对农民收入产生一定影响,但是长远来看,理顺了市场关系,有利于农村的增收。
此外,一号文件还明确,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增加本民收入,必须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落实同工同酬政策,依法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支付的长效机制。
专家认为,除了农产品外,目前在外务工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种植业的收入比重在不断下降,非种植占比不断提升,农业结构变化就是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目前农民工在技能培训、工资水平、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落实同工同酬、扩大城镇社会保险对农民工覆盖实际上是变相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有利于使农民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
提高新农合个人缴费标准
“美”对于农村工作来说,除了直观的感受之外,更应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即通过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一号文件明确表示,我国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筹资机制,同步提高人均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进一步提高实际报销水平。
日前,对于城乡医保体系的完善我国相关部门曾多次表态,今年初,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也明确了今年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的工作计划,因为我国基本医保筹资水平比较低,离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单菁菁看来,提高人均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并不是提高实际报销水平的“治本之道”。她坦言,以往在新农合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农民为提高报销水平和比例,小病大治,甚至在健康的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多的报销医药费而定期去住院、输液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因制度设计不合理带来的医疗资源浪费和部分地区无法充分享受医保权利的问题同时存在。
因此,完善新农合制度,不仅要在筹资方面做到“可持续”,更要在花钱时做到充分保障且不留可钻的制度空子才是关键。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