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尤其是在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上,特别强调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分析和解决新时代意识形态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切实提高全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一、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把稳“定盘星”
意识形态关乎国家政权安全,必须从党和国家全局高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战略思维是谋划全局的思维方法,强调善于从制高点和全局中看待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做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具有前瞻性、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等特点。
立足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战略高度出发,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分析考察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尖锐性,提出我们党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前瞻性地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并提出意识形态工作“三个事关”和新闻舆论工作“五个事关”的重要观点,告诫全党“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
二、以历史思维观大势,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教科书”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一贯关注意识形态建设问题。马克思曾言:“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历史事实,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使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思维方法,就是历史思维。坚持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就是要正确认识历史事实,客观评价历史现象,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把握历史规律,准确洞察历史趋势,为未来提供借鉴价值。重视历史思维,充分汲取历史养分,是我们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
立足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从历史思维视角提升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他从历史思维视角分析了苏共垮台的惨痛教训,指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中,历史虚无主义泛滥使苏共丢掉了思想舆论阵地,思想搞乱了,最终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将近些年西方的“颜色革命”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归结为“核心价值体系混乱了,核心价值观受到了怀疑和否定”。可见,没有统一的思想基础,就会失去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人心散了,“颜色革命”就会趁虚而入蛊惑人心,瓦解人们的思想认同体系。以史为鉴,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思维审时度势,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内核。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以辩证思维抓重点,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扭住“牛鼻子”
矛盾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辩证思维主要是揭示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规律及各种矛盾之间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提升辩证思维能力,是提高驾驭复杂局面、抓住问题关键、处理复杂问题的必然要求。
立足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在领导权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辩证思维抓关键,始终坚持从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根本性立场出发,对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提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通过辩证思维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把意识形态工作中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阐释得一清二楚,为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意识形态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党管媒体、党管宣传,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人民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同时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上,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动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强起来。抓住了民心,就赢得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当今时代,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以辩证思维方法抓关键问题,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成为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关键,能够把互联网这个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同时,在思想舆论阵地上,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巩固和拓展红色阵地,积极改造灰色地带,坚决抵制黑色地带。
立足新时代,在做好全民意识形态工作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关注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青年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同时,重点带动全体人民培育共同的理想信仰、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画出新时代最大的同心圆。立足新时代,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重点任务上,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战略任务进行,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辩证统一原则,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四、以系统思维聚合力,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布局“一盘棋”
万事万物皆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社会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分析社会问题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方法。在新时代治国理政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系统思维,强调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系统思维是以系统论原理为指导,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把握事物、思考问题,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具有整体性、有序性与等级性等特点,而整体性是其核心特征。因此,系统思维也可以称为整体观、全局观,是应对复杂问题时把问题简单化、条理化的重要思维能力。
立足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不是由某个部门或某类群体负责就能做好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一系列意识形态专题性会议,紧紧围绕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定方向、提要求、出谋划、找办法,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构建起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新布局。
立足新时代,在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上,习近平总书记主张以系统思维谋划,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深入广泛宣传,全方位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五、以创新思维谋发展,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开“新局”
创新是事物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源泉。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创新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是打破陈规、突破常规思维局限,对事物作新思考、对结构作新调整、对工作作新谋划,力求以新的理念、方法和路径解决问题,打开新局面、开创新境界的思维方式。
立足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社会进行的伟大变革,既没有“母版”,也没有现成的“模板”,更不是对别国道路的“再版”“翻版”,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新,因此,解决好“失语就要挨骂”的问题,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面对国内外日趋复杂深刻的形势变化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必须革新传统思维观念和原有做法。这就需要重点在“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上下功夫,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构建具有鲜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话语传播体系。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在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掌握主动权,赢得新胜利。
六、以法治思维图善治,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把稳“戒尺”
无规矩则无方圆,无秩序则无自由。法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法治兴则国兴,法治衰则国乱。运用法治思维提升治理效能成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法治思维是将法律制度和法治手段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准绳的思维方法。
立足新时代,网络信息化交往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方式,必然也成为人们思想舆论阵地的主战场。面对意识形态新领域新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要运用法治思维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快网络立法进程”“依法加大对大数据的管理”,运用法治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提供制度保障,维护国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同时,面对当今由互联网编织的信息地球村,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依法加强国际互联网治理,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七、以精准思维重实效,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找准“穴位”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非常注重精准思维的运用,指出做工作、干事业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精准思维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思维方式,它强调具体和准确,要求动作精准到位,在一个个具体的点上解决问题,排斥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地抓工作,导致问题被掩盖而得不到根本性解决。
长期以来,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战略,妄想通过“颜色革命”颠覆我国政权的图谋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下功夫最大的一个领域就是争夺我们年轻的一代。立足新时代,在意识形态方面,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指出学校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精准指出“办好思政课,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但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信心问题”“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断为新时代办好思政课找准了“穴位”,为新时代学校教育大计指明了着力点。
立足新时代,面对总体上还处于“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在“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上下力气。
八、以底线思维防风险,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筑牢“防线”
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越需要重视底线思维,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做到“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底线思维是一种具有忧患意识和边界意识的前瞻性思维方式,它预判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明确可控空间、预测最坏结果,科学设定最低目标,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立足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把意识形态工作置于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防范意识形态安全是筑牢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的重要思想防线。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因此,全党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上,面对网络这个意识形态阵地最前沿的时代新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全社会要团结起来,不给不法分子、错误言论任何可乘之机,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 (作者:万希平)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来源:《求知》202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