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周期轮回 景气回落 ——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稳中求进策略探析(一)

发布时间:2022-09-06

      编者按 最近几个月,国际经济面临衰退,国内疫情多点频发,下游需求不振,中游开工不足,位居产业上游的各类化学品和大宗基础化工原料市场价格也相继冲高回落,石化企业利润大幅缩水。重重压力下,石化行业和企业如何逆势而上、稳中求进?特推出系列述评,敬请关注。


      今年上半年,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7521.2亿元,同比增长24%。对于行业下半年的工作,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表示,全行业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夯实“稳”的基础,提升“进”的优势,全力交出一份行业逆势而上的奋斗答卷。

      之所以提出“逆势而上、稳中求进”,是因为与上半年相比,近段时间行业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是产品价格下滑。尽管去年以来石化行业高歌猛进、业绩大超预期,但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却是“旱涝不均”,价格传导衰减,“上游吃饱、下游躺倒”的现象既不正常,更不宜持久。由于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出口不振,国内疫情反复致使下游消费低迷、中游开工不足,最终反馈至上游。进入6月之后,随着欧美等国相继加息,原油价格见顶下滑,大宗商品期货和化工产品价格冲高回落,7月更是加速下滑,在行业资讯机构重点跟踪的400多种化学品中,产品价格超过九成环比下跌,超过七成同比下跌。至8月中旬,原油价格已跌至半年来最低,跌幅超过30%,而部分化学品价格更是跌幅惊人,像1,4-丁二醇(BDO)、丙二醇、异丁醛、醋酸等相较年内高点被“腰斩”的不在少数,硫黄等部分产品更是遭遇“膝盖斩”。而液氯产品竟然是负价格,每吨需要倒贴几百元外售。

      二是企业增长乏力。在产品价格暴跌的强力冲击下,不少企业效益逐月下滑,业界普遍反映经营压力加大。目前除了资源型企业仍能保持增长外,即便是万华化学、恒力石化、荣盛石化这类头部企业,上半年也出现业绩下滑、增长乏力。特别是直接以原油、煤炭等为原料的初加工企业七八月份业绩下滑态势更为明显,行业机构认为不少上市企业的三季报“将会很难看”。目前以煤炭为原料的煤化工企业就面临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煤炭价格高位盘整的窘境。这是因为在迎峰度夏的大背景下,大型煤企优先保障电力用煤,煤炭市场供应大幅减量,化工用煤供应异常紧张。而化工企业没有长协煤炭发运政策,化工煤运力受到限制,导致原料采购困难、成本急剧升高。以山东为例,其煤化工产业颇具优势,但在成本和售价的“剪刀差”下,7月全省化肥和煤化工企业销售收入环比下降10.16%,而利润则环比下降56.3%。进入8月份,尿素等产品价格加速下滑,导致企业利润断崖式下跌,目前已有半数企业亏损。

      三是市场预期下降。由于化学品价格快速大幅下滑,基于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下游经销商和用户都抱观望态度,导致许多化学品有价无市,市场流通较差,库存快速上升,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压力。以化肥市场为例,由于经销商提货积极性不高,部分生产企业发货量不足往年同期的一半。虽然企业不断下调价格,并出台提货优惠、保底等政策,但市场反应寡淡,企业不得不借用外部货场存放产品,个别复合肥企业库存累积到几十万吨,严重占压资金,最后只能减产停产。据调查,目前山东重点尿素企业开工率不足八成,复合肥企业装置利用率不足三成。

      对此,部分业内专家和企业负责人认为,石化行业有着较强的周期性,自2020年10月以来的此轮行业景气周期,是以疫情影响结束、经济复苏为预期的,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紧缺以及欧美通胀推波助澜,加速了这一进程。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今疫情影响远未结束,加之美国逆全球化割裂产业合作,欧美多国竞相加息,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多重因素影响下,大宗原材料“曲高和寡”,以钢铁、建材为代表的产业处境艰难,化工行业也很难一枝独秀,近几个月多种化学品价格呈断崖式下跌,预示着为期两年的本轮行业景气进入退潮期。

      在这一严峻形势下,企业管理者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深刻把握行业运行规律,调整预期,做好过紧日子的打算。要充分认识到去年以来的行业高景气再难出现,下半年多数产品将进入成本竞争阶段。而在疫情时有反复、俄乌冲突胶着、欧美倒行逆施、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产能过剩的部分行业可能要面对激烈甚至恶性的同质化竞争。

      (来源:中国化工报)